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商品畅销世界,随着“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安家落户,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的呼声越来越大,从国外到国内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探讨。应如何界定“世界工厂”?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成为“世界工厂”以及应该如何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世界工厂”的内涵及其判定标准
在经济学文献中,世界工厂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_般是把19世纪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称为世界工厂。如在于光远编著的《经济大词典》中写道:世界工厂(world factory),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因其在世界工业生产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称号。后来,又有许多学者把20世纪初的美国和二战之后的日本称为世界工厂.
时至今日,许多学者对世界工厂进行了更为一般的定义,试图从世界工厂的特征、标准等方面未对其界定。可以说,对于世界工厂,不仅仅是﹁种现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揭示其本身的内涵,在这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其中较有说服力的是吕政研究员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市场重要的工业品的生产供应基地。具体的说,在制造业领域,不只是少数产品和少数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是一批企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企业和产业的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市场份额已成为世界同类企业和同类产业的排头兵,并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并影响甚至决定着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体的出口贸易已进入世界前列,并成为贸易大国之一”。
由以上对世界工厂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要成为世界工厂,必须满足以下的标准:
1.一国的制造品总产量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并在世界工业品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美、日三国在工业制成品的产量和世界贸易上都曾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英国在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铁、煤的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53%和50%,制成品贸易占全世界制成品贸易的40%;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产量相当于英、德、日、法四国的总和,占世界的1/3以上。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飞速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使其在世界制造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从2%~3%上升到约10%。
2.制造业生产整体上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一国要想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在现有技术以及技术的创新能力上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引领世界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果一国没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优势,生产出来的东西再多也不过是一个世界的加工厂。
3.有一批具有世界品牌的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品牌越来越成为体现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作为世界工厂,必须有大量属于本国所有的名牌产品,能为本国带来附加价值,而不仅仅在于贸易量的绝对大小。
4.本国的制造业企业具有先进的管理经营水平。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成败的保障,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而大批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直接决定着一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
二、以“世界工厂”的标准来反观中国制造业
要判断一国是否成为世界工厂,主要看该国的制造业是否满足“世界工厂”所具备的标准。用上述标准来衡量中国制造业,可以发现中国与世界工厂还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从工业品的总量以及占全球市场份额来看,还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总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球比重中还不够大。统计显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所占份额不断增加,1980—1997的17年间,从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1.4%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O.26个百分点,表明中国制造业日益成为世界的新生力量。1999年,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中国第二产业产值将近5000亿美元,同年,全球制造业总产值是9亿美,中国仅占其中的5%,远远比不上美国(20%)和日本(15%)。因而,在制造品的总量上,中国与世界工厂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实际上还远远称不上世界工厂。
其次,从制造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来看,我国制造业整体上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高。我国的技术大多是引进和模仿外国的技术,目前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外国,即使在稍具优势的IT行业,核心技术还是由美、日等发达国家掌握;在彩电、手机、冰箱、空调、微波炉等产品上,“中国制造”已是世界市场占有额的第一位,但中国厂商也更多的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例如,中国在家用电脑的生产和销售上是一个大国,但是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大部分要靠进口,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绝大多数利润也被他们拿走,中国的电脑企业实际上是在给英特尔和微软打工。同时,我国企业普遍研发投资不足,大大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制造业还是一个没有研发中心和技术优势的“世界加工厂”。
再次,从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上来看,我国尚处于世界分工的底层,主要占据的是劳动密集型市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是因为中国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较强的成本优势而无技术优势。在出口产品中,中国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低技术部门,如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占全球市场比例较高的产品多为服装、家电等。目前来看,中国主要承担了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部分,在国际分工中是做为加工制造的一个环节,处在产业价值链的底端。即使在电子、电器、汽车等产业上,相当程度上还是以主要部件的进口装配为特征,在高科技产业上十分薄弱。
最后,从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企业方面来看,我国企业规模小、管理经营落后,整体实力较弱。就企业规模而言,我国缺少大型企业集团,在全球企业500强中,美国占31%,日本占29%,而我国的生产性企业至今没有一家进入。规模经济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促进企业成长和扩大,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就管理经营而言,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存在很多的弊端,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企业多采取价格手段,运用降价、低价倾销等方法抢占世界市场,有时甚至出现竞相压价的恶性价格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品牌的创立。据统计,中国制造业自有品牌是凤毛麟角,而品牌缺失的企业永远无法成长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此,在充当制造基地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及其品牌并没有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显要的位置,更别说是领袖的位置,而作为“世界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产品品牌,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国与世界工厂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中国要成为以及怎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正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巨大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商来中国投资设厂,外国跨国公司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日益将其生产性环节移向中国,外国的制造业产业也纷纷向中国转移,使得中国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这种地位,显然是非常被动且具有很大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也不过是一个“世界加工厂”,是生产别人品牌的“大工厂”,是全中国人民做蓝领,并不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有鉴于此,中国制造业应慎防被固化在“加工装配”的位置,而应该逐渐向高级化发展,成为真正具有本国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袖,同时我们也应该把“成为世界工厂”更多的当成是一种过程,遵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忌讳总想一下子变得“高级”,因为“欲速则不达”。目前,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和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并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来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并不等于技术含量低,波特指出,竞争优势反映在出口商品的结构上,并不完全在于出口什么产品,而在于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及其附加值。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减弱的,因此,在目前,必须以此为依托,同时用高新技术改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价值,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2.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让企业获得更多的规模经济收益。中国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关键不在于政府的强制干预,不在于政府的“拉郎配”,而在于政府提供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兼并的大环境,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打破企业兼并的各种阻碍,让企业通过市场规律自主自愿的进行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经济。
3.重视教育,掌握核心技术,培养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永远无法使一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只有核心技术才是制造业的生命力,而核心技术是不可能通过引进取得的,只有通过本国的研究和开发才能够获得。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高素质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人,正如梁小民所说,中国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关键在教育。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增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增加研发投资,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搞应用研究,及时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走品牌之路,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无品牌就无市场,拥有一批世界品牌才能在世界制造业发展上发挥领袖作用,才能为企业乃至国家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品牌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把造名与造实结合起来,使产品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