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72.3%的香港人认为买冒牌是错误的,远高于美国人的31.4%。比起香港人,老美其实更爱假货 上月底,香港海关捣破了香港最大规模的一家冒牌货集团,检获多达15.7万件假冒英国名牌Burberry的服装和皮具。
香港海关关长汤显明指出,这次破获的冒牌集团,采用日本客户在香港落单、内地生产、再出货到日本的方式,是“极之不良的三地合作”。
英国名牌香港受损
香港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高级监督谭耀强透露,三个月前,海关人员通过空运货物清关系统在机场监察到一批可疑货物,经深入调查后,海关于7月27日凌晨展开了一场名为“狙击手”的行动,首先在机场截获42箱准备运往日本的疑为Burberry的冒牌货。经商标持牌人初步检验后证实全部是赝品。随后,香港海关出动100多名调查及支援人员,突击搜查尖沙咀、土瓜湾、深水、长沙湾及沙田等18处地点,包括1间商铺、8间公司、3个货仓及5家住宅,并在邮局截查了4箱寄往日本的快邮包裹。
在这次行动中,海关检获了约15.7万件英国名牌Burberry的冒牌服装和皮具,批发价约值6250万港元,运到日本后的正货零售价将高逾1亿港元。不论以冒牌货件数或货价计算,皆属香港最大。
谭耀强介绍,该集团牵涉多间制衣及贸易公司,行事非常狡猾,在尖沙咀开设一间童装公司作掩饰,于日本有销售网络,4名日本买家曾来香港挑选及订造冒牌服装,当确定款式及数量后,集团便安排在内地如广东省等地进行生产,然后把冒牌货运到土瓜湾货仓存放,再运往日本。该集团每星期约出货往日本1至2次,每次仅20至40箱货,以免引起海关注意。
他形容说,这批冒牌货仿真度甚高,需仔细检查才能分辨真伪,运到日本后将以真货出售,并以低于正货一半的价钱倾销。
美国人更愿买假货
香港媒体近年来不断披露破获和打击假冒商品的消息,涉及的商品包括服装、皮具、手表、药物、化妆品等,有人怀疑是否香港的冒牌货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此,汤显明指出,通过严厉的打击措施,香港市面发售冒牌货的店铺已由最猖獗时的2800间,减少至目前的600间。
此间业界人士也认为,表面上看似乎香港假冒名牌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实际上恰恰是打击力度加强的表现。
专家分析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完全杜绝假冒商品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是有需求。有些消费者为了满足虚荣心,会用非常便宜的价格购买明知是赝品的冒牌名牌。这就给冒牌集团以可趁之机。据国际调查机构Synovate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2.3%的香港受访人同意购买冒牌手袋、珠宝及电子产品属错误行为,意识远高于美国(31.4%)、塞尔维亚(52.3%)和阿联酋(46.8%)。承认曾经购买过冒牌货品的香港人为42%,而美国则为57%、塞尔维亚为80%、阿联酋为81%。这说明购买假冒商品是全球性的问题。
其次,由于比较优势规律使然,近年来一些技术壁垒不特别高、劳动密集型品牌把其生产基地转移到亚洲等劳动成本低的地区,而“贴牌”后返销经济发达地区则利润倍增。这种“示范效应”也诱使这些地区的一些厂家“铤而走险”,凭借其已掌握的一定的技术水平进行仿真度甚高的冒牌货生产。
再次,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考虑当地一时的就业和税收,对生产假冒品牌的活动持以“睁一眼、闭一眼”的暧昧态度,甚至采取保护主义,也助长和鼓励了假冒之风。
避买假货很容易
即使如此,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在打击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上,一向是不遗余力的。香港《商品说明条例》规定,任何人贩卖或持有任何应用伪造商标或虚假商品说明的货品作售卖用途,均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5年。
香港海关作为具体执法机构,在其5000余名关员中,约有2600多人驻守关卡堵截走私盗版及冒牌物品,有共400名人员专责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活动。海关还负责协同其他执法部门如警察、食物环境卫生署等共同采取联合行动,打击假冒商品等违法行为。
为避免游客及消费者购买到假货,香港知识产权署正全力推行“正版正货”承诺计划。香港旅游发展局、港九电器商联会、港九药房总商会有限公司、香港电脑商会及香港旅游业议会已相继成为“正版正货”承诺计划的支持机构。
参与“正版正货”承诺计划的商户会员,均遵守不售卖或经营冒牌或盗版货品,保证所售全为正版正货,并于店内张贴“正版正货”承诺标贴及座台卡。旅客及消费者凭此标志,便可轻易找到正版正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