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的公司往往会把“信任感”看做自己财富的一部分。
那种“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将极大地损害交易双方的长久利益。
事实上,有远见的公司往往会把“信任感”看做自己财富的一部分,这就是“商誉”。
俗话说:豆腐掉到灰堆里,吹不得又打不得。软件外包在做到一半的时候,双方关系往往处于这种状态。
半年前,B公司将开发责任成本核算软件的任务,外包给了擅长财务软件开发的K公司。这个标价不足50万的“活儿”,对B公司而言已经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对一年做个几千万项目的K公司,这只是个“小菜”。
有缺陷的合同
就这么一盘“小菜”,吃到一半的时候出问题了:眼看工期过去了四分之三,任务只完成了不足一半,两家公司都着急了。
急归急,但急的心态各有不同。B公司认为这完全是K公司的责任,理由很简单,项目管理不善导致延期;K公司则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工作效率不高的根源在B公司自己身上”,他们还拿出合同做证明:“B公司应组成专人负责的团队,配合K公司的开发工作”云云。
但“配合”并没有量化到十分具体的条目上,比如时间上、人员上、配合内容上的保证。所以B公司认为对方拿合同做文章,是“缺乏诚意”。尽管双方都后悔没有把合同写得更明白一些。
按理说,如果双方都能冷静下来谈的话,找到的“共同利益”会远远大于分歧。“所谓分歧,其实体现在合同价格上”,明眼人一语道破。
B公司认为,新增的开发内容,包括细化的业务流程实际上帮助K公司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些经验对K公司以后做类似的开发很有价值”。
K公司则觉得,不管怎么说,项目延期是铁定的了,总该有所补偿吧,“业务需求变了,合同标的当然应该修正”。
僵持于事无补
双方僵持了一周多的时间。不过,他们还“必须沉得住气”,因为这是在“较劲”。
大家都用“长远合作”来打动对方,但又都强调“这一次的重要性”。但谁都明白,“下一次合作还不知道有没有呢!”
甲方乙方的心态似乎都合乎情理。不过,在僵持的这段时间里,谈判人员心里也都明白:彼此在“干耗着”。
“干耗”的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不过,打破僵局的难点在于,双方已经直接做出了“不信任”的表示,已经拉下了这么个架势,如何“重新启动谈判”,还真需要动一番脑筋。
有信任,才有共同利益
关于商务合同的约束力,深谙此道的人有言:对重合同、守信用的人来说,合同是“多余的”;对不守信用的人来说,合同则是“不足的”。
这句话某种程度上道出了“合同”的两难处境。按照时髦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法,缔结任何合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交易成本”。
美国学者盖瑞·J·米勒(Gary J Miller)在一本名为《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的书中,细致地刻画了这种“两难境地”。
与古典经济学关注“生产”不同的是,“交易”是新制度经济学关注的基本单位。
既然“交易”是企业理论的基本元素,那么“达成互惠的交易条件”就成了交易双方博弈的关键。有没有交易双方都满意的“缔结合约”的方法?
米勒指出,如果把缔约双方的行为看做是“博弈”的话,互惠和可信承诺将是博弈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保证。
米勒认为,那种“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将极大地损害交易双方的长久利益。交易双方只有坦诚地面对交易的不确定性,面对交易合约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变数和风险,这桩交易才能最终使双方获益。
B公司和K公司的“外包纠纷”最后当然是和解了。但是,最令双方感慨的是:在双方事实上有着共同利益的时候,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这个外包风波的典型意义就在于,双方后来都看到了这样一点:如果双方互不相让的话,双方的损失将远远大于双方做出的让步。
看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双方是否能重建“信任的基础”。在没有信任感的环境下,双方谈判的焦点往往是尖锐对立的;而在有信任感基础的谈判中,双方往往更多尊重的是“共同利益”。
事实上,有远见的公司往往会把“信任感”看做自己财富的一部分,这就是“商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