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创下近10年新高。农村市场明显升温,消费结构稳步升级,流通现代化步伐加快,消费品市场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销售总体畅旺 2006年广东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3450.82亿元,增长15.7%;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18.08亿元,增长15.7%,增幅比上年(15.0%)提高0.7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平均水平(12.5%)高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国首位,比位列第二、第三的山东、江苏分别高1995.6亿元和2494.9亿元;增速创下近10年来新高,比全国平均水平(13.7%)高2.0个百分点。
2006年主要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
绝对量(亿元)
|
增速(%)
|
广 东
|
9118.1
|
15.7
|
山 东
|
7122.5
|
16.3
|
江 苏
|
6623.2
|
16.2
|
浙 江
|
5325.3
|
15.0
|
上 海
|
3360.4
|
13.0
|
2006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增长情况
(二)农村市场渐趋活跃,城市市场稳中见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步伐有所加快。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79.8元,增长8.3%,增速为1998年以来最快。农村消费品市场累计实现零售总额2262.26亿元,增长16.6%,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城市消费品市场高1.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6.1%,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的稳步升级为城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增添新活力。2006年广东城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市场销售稳中有旺。全年累计实现零售总额6855.83亿元,增长15.4%,增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73.9%,继续担当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导力量。 (三)住宿餐饮业领先增长,批发零售业成交活跃 在节假日、旅游及生活质素提高等因素的带动下,住宿餐饮业表现不俗,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全省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21.13亿元,增长16.4%,增幅比批发零售业高0.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4.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个百分点。 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的快速推广带动批发零售业发展。2006年广东批发零售业成交活跃,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23450.82亿元,增长15.7%;实现商品零售额7642.35亿元,增长15.7%,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4.2%,仍是支撑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四)限额以上企业领先增长,个体商业保持活力 随着新型业态的多元发展和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大型超市、大型购物中心竟相发展,并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2006年广东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2519.70亿元,增长20.5%,增幅比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高6.9个百分点;星级(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332.86亿元,增长16.9%,增幅比星级以外(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高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38.5%。 个体商业在活跃市场、方便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全省个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总额4972.06亿元,增长14.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4.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50.6%。 (五)粤北、粤西地区市场销售加快,区域市场更趋协调发展 全省21个市消费品市场均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零售总额位列前三的依次是广州、深圳和佛山,分别比上年增长15.0%、16.2%和19.8%。零售额增速位列前三的依次是清远市、佛山市、中山市,分别增长22.8%、19.8%和19.7%。市场规模最小的潮州、河源和云浮三市零售额增速也都比上年有所提高。欠发达地区消费品市场加快发展使得我省消费品市场的区域发展更为协调。
2006年零售总额位列前五的市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增长(%)
|
广州市
|
2182.77
|
15.0
|
深圳市
|
1671.29
|
16.2
|
佛山市
|
776.18
|
19.8
|
东莞市
|
584.54
|
16.9
|
汕头市
|
400.60
|
16.2
|
经济发展提速带动粤北、粤西地区消费品市场销售加快。2006年粤北山区5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5.99亿元,增长17.6%,增速高居各大区域之首;粤西3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62亿元,增长17.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珠三角9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8.40亿元,增长15.3%。 (六)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热点商品销售持续畅旺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分析,吃、穿、日用类商品销售平稳,石油及制品、汽车、通讯器材、家电等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商品销售畅旺。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300.52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185.71亿元,日用品类商品零售93.23亿元,分别增长9.6%、16.6%和13.9%。 受需求攀升和价格上涨的拉动,石油及制品类销售持续畅旺,全年零售总额677.59亿元,增长33.1%,增幅高居各大类商品首位。汽车消费在汽车价格下调、新车型不断上市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逐步回升,全年零售总额589.61亿元,增长23.3%,增幅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伴随通讯产品升级换代的加快和电信运营商服务方式的推陈出新,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全年实现零售总额53.66亿元,增长30.5%,增速比上年大幅提高14.1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市场销售活跃,全年实现零售总额196.90亿元,增长25.6%。 (七)连锁商业蓬勃发展,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我省流通行业组织结构、经营方式逐步转变,各种现代经销方式尤其是连锁经营在我省流通领域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末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连锁企业207家,比上年末增加24家;连锁分店14893个、营业面积1836.8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2.0%和10.7%;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1832.93亿元,增长24.9%,其增幅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6.7%上升至20.1%。连锁经营方式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2006年末全省成交额达亿元及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298家,累计实现成交额2562.9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成交额超20亿的超大型市场28家,比上年增加9家,共实现成交额1516.49亿元,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59.2%,比重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专业商品交易市场蓬勃发展。2006年末各类型亿元以上专业市场170家,累计实现成交额1714.15亿元,占全省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比重达66.9%。 二、支撑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国民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态势,为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规划把扩大内需、大力推进流通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实行消费新政,有利于消费率的提高。 (二)促进流通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以及支持、培育流通业龙头企业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推进,为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步伐有所加快。珠三角周边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经济发展加快,带动当地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四)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刺激消费欲望,消费结构稳步升级驱动消费增长。家用电器在广大农村逐步普及,在城市则呈现更新换代加快的态势;汽车、通讯产品等代表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的商品销售活跃,成为市场销售的亮点,直接拉动零售额的增长。 (五)供求关系进一步优化,促进了消费需求增长。据商务部国内市场供求状况调查,2006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的供求状况与上半年相比,供过于求的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供求平衡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显示商品市场供求关系逐步得到优化。 三、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6年全省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制约市场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值得关注。 (一)购房热、股市热及基金热使商品消费分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品市场的更快发展。2006年全省商品房屋加权平均价格上涨11.9%,城镇居民购房支出比上年增长20.9%。购房支出的大幅增加挤占了其他项目消费支出,同时也加剧了城乡居民因“住”方面的顾虑而产生的储蓄动机。 (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仍是制约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使农民得到实惠,但由于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2006年全省县以下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仅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8%,显示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农村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三)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虚假打折、虚假广告等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仍然存在。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相对薄弱,假冒、伪劣等现象仍较严重。"SK-Ⅱ"事件、"苏丹红"事件使一些知名品牌失信于消费者,加剧了消费者对消费安全的担忧。 四、2007年展望 展望2007年,支撑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仍将延续,特别是随着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公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一系列建立和谐社会政策措施的逐步出台,居民后顾之忧的减少、收入的增长将有利于购买力总体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预期的好转,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仍将延续。初步预计,2007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10000亿,全年增速将在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