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 > 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之痛

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之痛

http://china.BagsNet.com   2007-05-16  来源:《国际商报》

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和中国开放的强大力量客观上将中国企业推到与跨国公司正面交锋的敏感位置。从价格到资本,从成本到渠道,从关税到反倾销,跨国公司在与中国企业的竞速角力中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知识产权被看成是最具杀伤力的升级版本。

  国际竞争的高端利器

  对技术开发疯狂撒钱是跨国公司捍卫自己在全球市场分工中绝对主控地位的重大持久行动。为了不断强化自己在技术市场领域的话语权,跨国公司在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始终走在前面。资料显示,在过去一年全球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中,荷兰的飞利浦申请了最多的专利,紧随其后的是日本松下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

  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体系建立的国际共识在于,通过保护创新知识成果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的公平与繁荣。但现在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甚至还发生着蜕变。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商业化和妖魔化的工具,成为某些商业利益集团要挟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权杖。

  不仅如此,商业活动中将知识产权作为法律手段和市场开发策略的“双剑合一”趋势如今也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和国际组织认可的层面。

  日本的专利法开诚布公地确立了“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度,一方面为本国公司提供信息,让其充分传播专利制度,同时通过延迟审查国外的专利申请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而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则在强化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制度的同时,使得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技术垄断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日益明朗化。

  跨国公司的“伏击圈”

  以知识产权遏制中国企业的咽喉实际上早已成为跨国公司编制好的阴谋。据调查,外国企业计划进军中国市场的前几年,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中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交相应的专利申请。当他们的产品、技术投放中国市场时,这些专利申请正好对相关产品和技术形成有效保护。

  杜邦公司早在1990年至1991年就向原中国专利局集中申请了270多项专利,当其1996年大规模在华投资办企业时,这批专利大都获得了在中国的专利授权,并正好构成其拓展中国市场的一张“通行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排他性,在以往的市场竞争中,国外各个跨国公司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在华维权活动也多各自为战。但是,为了与日见强大的中国企业展开对决,跨国公司出现了握手言和、联合作战、利益共享的趋势。

  令人无奈的是,运用知识产权对中国企业大打出手,跨国公司要么满载而归,要么笑逐颜开,而且同样的战法作用于中国企业身上屡试不爽。

  中国企业的“软骨病”

  无论是在产品的技术含量还是产品的结构层次上,中国企业所能释放出的竞争力和持续力都远远被跨国公司甩在后面。

  尽管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的上升展示了其创新能力提高的希望,但是通过简单的算术运算就会发现,“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来自新华社的消息成为了国内外不少人士诟病的话题。

  由于国内大型企业都已经安排了固定的研发资金,且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研究开发体系,因此,99%没有申请专利的企业中绝大部分应该是国内中小企业,倘如是,便正好击中了我们的软肋。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作过一项统计,美国每年70%的新技术是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中小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体和源泉。99%,这个难堪的数字再一次暴露出我们的“短板”所在。

  知识产权缺失的背后是研发意识的淡薄和基本实力的羸弱。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研究与试验经费仅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并且2880家重点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3%的基本要求,平均每个科技项目投入的经费还不到120万元。

  出路在于苦练内功留给中国企业的最后机会就是自主创新。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技术创新进行充分的人才储备恐怕是当务之急。有调查显示,在国内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有过数年工作经验和科研基础的28岁~45岁青年科技人才中,产生过到外企工作想法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4%。而除明确表示将继续深造的以外,超过60%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进入外企是其工作的第一选择。风物长宜放眼量。创新人才作为现代企业最稀缺的资源,理应成为国内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基本上是其自发性行动,然而,目前相当数量的中国企业仍然仅仅满足于“加工车间”的生存状态,习惯于“技术换市场”以及贴牌经营的简单程序,这种惰性思维很难让其萌发创新欲望和开展实质性的创新动作。为此,建立行业性的“技术壁垒”,明确企业创新的目标和指标评价体系,是国家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选项


  相关文章
 • 不予企业退税的情况 2007-06-18 11:12:51
 • 出口企业申报“日清”制度 2007-06-18 11:11:37
 • 我国皮革皮具出口企业上调产品价格已成定局 2007-06-18 09:53:25
 • 应付检查某皮革企业“临阵磨枪”被识破 2007-06-16 09:44:26
 • 高安纺织企业落户南非 2007-06-15 11:55:28
 • 欧盟REACH法规实施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2007-06-15 11:10:43
 • 巴西将向皮革等企业提供信贷和税收支持 2007-06-15 11:04:24
 • 皮革知识全集之一——基本知识 2007-06-13 09:48:33
 • 皮革知识全集之三——皮料鉴别知识 2007-06-13 09:47:05
 • 皮革知识全集之二——保养知识 2007-06-13 09:44:46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查看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 招纳贤才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中国箱包网(BagsNet中国)   ©2003-2007   免责声明   粤ICP 05015913
客户服务热线:0755-82267193  82267393  82266655  传真:0755-82267393       邮箱:china#bagsnet.com
全球BagsNet :中国站 | 国际站 | 台湾区站 | 英国站 | 美国站 | 意大利站 | 德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