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本地缝机市场相比往年“冷”了不少,越南那边却卖得火热——
晋江缝机商“探营”越南
2007年年底,在晋江从事缝纫机生意的肖栋梁前往越南参展,发现了一个“新大陆”:“眼下缝纫机在本地的销售非常有限,但是在越南却有很大的销量。”
受下游服装产业萎缩的影响,2007年年底对泉州地区乃至全国的缝纫机商来说,日子都不太好过。在这个缝机市场的“寒冬”时节,东南亚市场不失为本地商人的一个突破口。记者了解到,目前一小部分晋江缝纫机销售商,已经在尝试着将销售通路打向越南,成为泉州缝纫机企业中的“探营先锋”。
国内市场旺季成“淡季”
每年10月份往后,正是服装企业接来年订单最多的时候,年底也是缝纫机的销售旺季。而2007年,国内的销售形势,要比往年严峻许多。
受市场、天气、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不少本地服装厂的经营并不理想。同时多年来服装行业企业、产量的增长在最近开始显现“过剩”的局面。相对应的,以服装制造企业为消费对象的缝纫机行业同样进入了“寒冬”。福诚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苏加用告诉记者,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本地大多数缝纫机销售商最忙碌的时节,而2007年的行情却不见“火”。
不少缝纫机商将希望寄托在年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本地的销量不见起色,而且全国的缝纫机市场都在遭遇“寒流”。以恒利针车城为例,该公司在全国共拥有10多家缝纫机销售点,除了福建以外,还分布在广东、江浙等服装产业集群地。往年该公司的店面这个时候早就卖出好几批机器,但目前都只零星输出几台。
“在暖冬天气的诱发下,很多服装业的问题暴露出来,2007年全国的服装厂,尤其是中小企业都在经历洗牌。这给我们这些依靠服装业的生意人也带来了困境。2007年的这个旺季,生意和淡季差不多。”肖栋梁分析道。
越南市场销售火热
在国内服装业的“困顿”时刻,不少缝纫机商开始另谋出路。继2007年9月底,上海缝制设备展传出关注印度等市场的消息后(详见本报2007年10月23日产业版报道),晋江缝机商开始踏上探营东南亚的征程。
尽管肖栋梁参加的是一个中国商品的综合展览,并非缝机专业展,他仍然认为此行收获颇丰。就在胡志明市展馆周边的地段,他发现一条商业街上布满了200多家针车行。整条街道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当地大部分针车行里都有人在商议价格,机工在忙碌地装机。“这和我们国内现在的冷清局面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肖栋梁感叹。在此次展览会上,居然有企业主专门前来收购中国缝纫机。肖栋梁带去参展的几台样机,就这样“就地消化”了。
到上月11日,正是越南加入世贸组织一周年的日子,随着该国各项政策的放开,不少国际采购商对劳动力充沛低廉的越南越加青睐。在纺织服装领域,与中国外贸企业相比,没有配额限制是越南企业的一大优势。2007年,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金额达到78亿美元,年比提高31%。当地的服装产业,对缝纫机等配套产品呈现出极大的需求。
从2006年8月8日开始,为了抑制越南的通胀和促进经济发展,该国降低很多产品的进口关税,其中缝纫机进口关税从40%降至30%。在缺乏机械制造行业的情况下,越南目前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对缝纫机的需求。当地服装企业对价廉物美的中国机器显然兴趣浓厚。
除了当地人创办的服装企业之外,越南服装产业的另一支主要力量,是国际服饰品牌在当地设立的加工厂。肖栋梁认为,这些外资企业在办厂之初,自行购置带入日本重机、兄弟等国外老牌缝纫机不需额外支付关税,但它们在将来扩大产能的过程中,输入的机器将不再享受关税减免的优惠。因此,即使是外资厂,将来也很可能就地购买缝纫机。这将是国产缝纫机的又一个重要机会。
越南可成东南亚“中转站”
记者了解到,在肖栋梁之前,已经有来自晋江金井等地的缝纫机商人,将收购的二手缝纫机经过整修之后,输入越南市场。但是,在现有的越南缝机市场格局中,泉州商人的身影仍然十分少见。当地更多的二手机器来自香港的缝机商。而香港商人的货源,则很大程度上来自内地。
肖栋梁认为,如果泉州商人自己出马,则可以越过香港,直接将这个“中转站”前移到越南。从整个东南亚地区来看,越南的边境线漫长,毗邻老挝、柬埔寨,同时辐射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在国际投资商看好的东南亚新兴国家中,越南距离中国的路程也最短。因此,除了拥有诱人的国内市场,越南还是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较好的平台。
同时,在该国投资的诸多风险,令不少国内商人有所顾忌。越南政府在注销或限制外商企业行为方面,还没有明文规定,政策较为多变。该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现象,也依然是潜在的风险。
越南之行,肖栋梁认识了一位当地缝机商,发展他为自己在越南的代理商。回国以后,他就忙着在厦门筹办进出口公司,为将来的国际业务做准备。他说,尽管越南市场存在风险,但这块处女地仍然是目前国内沉寂市场的一大突破口,值得一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