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意大利都邦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保罗 皮界记者 吴七秀
站在记者面前穿着红色T恤的清瘦青年李保罗,说话时微笑常挂在脸上,从他的身上很难看到一个老板的架势,作为意大利都邦(国际)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虽然目前不像“金利来”、“梦特娇”那么响当当,却也是他一手创立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李保罗是个很有理想的小伙子,在谦虚的外表下,有一颗永不满足现状的“不安分”的心,一个明证就是,他的远大梦想跟“打造真正的世界皮具品牌”也不无关联。
那个卖冰棍的小男孩 李保罗,是创业大军潮中典型的80后创业者之一,在得知记者要对其进行采访时,他非常高兴,为了使采访顺利进行,把记者要采访的问题一一记下,并围绕问题在家好好地准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采访时,围绕经商这个话题,李保罗从儿时开始聊起,道出了他的创业历程。 李保罗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姊妹多,排行老小,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富裕。他告诉记者:“第一次跟做生意挨上个边是在13岁的时侯,那时恰逢暑假,我便到市场上去批发了一些冰棍来卖,称不上是养家糊口,一是觉得做生意(那时候小,还不懂做生意这概念)挺好玩;二是我比较喜欢看课外书,可以挣些新学期的课外书籍费。” “1998年,我放弃高中学业,弃学的第二天,就投奔了在省城做生意的姑妈家,很努力的在表哥店里学习了一个月皮具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做生意的技巧,心里有了一定的底气之后,向家里拿了几千元,在火车站附近的商场租了一节一米五的柜台,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我真正的皮具事业创业生涯。” 当时初出道,没有客户资源,生意做得较为吃力,但是,由于总体市场行情比较好,加上,我做生意一直秉持“做人做事交朋友,买卖做生意,都是需要讲究诚信”的原则,渐渐地与宇通重工,奔马等大型制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生意关系,成为了他们忠实的皮具礼品合作伙伴,业务渐入佳境。2000年,我搬了新的大档口,扩大经营。随着生意有了起色,想法也多了起来。有一天我与姐夫畅谈,和他说起想开办皮具加工厂,办公司的事,我们一拍即合,决定要来世界箱包皮具生产与加工的核心地广州闯片天地。 回忆起往事,李保罗说,就这样慢慢一直做到2006年底,创业八年,也像抗战八年一样,一路走来,磕磕碰碰,我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摸索中前行,在这八年当中,我取得了生意上的阶段性胜利。
在刺激中成长壮大 “强占市场不易,维护品牌更难,全心全意为我的客户服务。”这是李保罗qq个性签名上一直挂着的一句话。 创业是艰难的。记得曾经在参加一次会议时,闻言一个家具企业老板说:“老板不是人做的”,记者没有过这种体会,但是却也感受到了言语背后的苦涩。同样的,李保罗的创业旅程中也充满了酸甜苦辣。 07年,李保罗来到了享有“世界皮具看中国 中国皮具看广州”美誉的广州开办皮具工厂,同年并注册了意大利都邦皮具有限公司,标制为“duobang”的产品在圣嘉皮具城面世,创造了广州又一新的品牌,它通过新颖的款式、合理的价格,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但那个时候,都邦刚刚成立,只是在圣嘉租了一个小小的档口,在众多品牌云集的市场里根本都不起眼。加上产品线很单一,更加显得弱小。在那段日子里,有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在圣嘉皮具城做生意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客户来到我的档口,我很热情的招呼他,但是那个客户对我说‘小伙子啊,不是我看不上你的产品,你看你的产品加起来也就这么些,就是把你档口全部的货我点上,也摆不满我展厅的一角。’” 李保罗告诉记者,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他的神经,激发了他做大做强的决心。 自此之后,李保罗越发勤奋地忙活着生意。每天八点钟,他就到工厂与板房师傅交流,研发新产品;十点到料行、五金城转转,了解市场行情;中午到档口接待客人,与客人谈生意,并交流和收集最前线传递来的信息;晚上上网查看行业相关新闻及新产品……有时也会不定时的出差到外地第一线市场去考察考察。 为了有更好的发展,08年底,李保罗把公司搬迁到了更为有利都邦品牌发展的专业男包市场——汇豪皮具城。汇豪皮具城定位清晰,“买男包、上汇豪”的广告语,更为众多业内人士所熟知。但是,刚刚搬迁过来,就碰上了金融危机,公司在此时候果断采取对策,高薪聘请了更专业的师傅、技师、高层管理人员,推出了更多新颖更适合市场的产品,在逆境中不降反升,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增加,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 眼下发生的一切都比李保罗预想的要好,但是在此情景下,他并没有养尊处优,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创业中去。“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打造出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说这话时,李保罗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当然这是个很遥远的梦想,但我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他接着补充了一句。因为,李保罗心里是很明白的,目前他所经营的“都邦”品牌,由于各种原因,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他在早前一段时间,就花重金买了一个叫做“领航者”的皮具商标,为的就是今后向著名品牌的目标迈进。 “品牌口号我都想好了,叫做‘领航者,为尊贵领航’。”李保罗最后对记者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