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皮具产品的需求在不断的扩大,皮具市场的前景曙光渐露;随着国家对皮具产业的重视,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把皮革等十大行业做为轻工业振兴重点。
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表声明,两部门向世界银行确认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1745美元,而中国人均收入在2003年才突破1000美元。由此,权威告知:人民的生活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 同时,瑞典未来协会预计:中国人均收入将在2015年前增加一倍。这预示着,中国的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越来越高,与之密切相关的消费能力也将越来越大。在国内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中,鞋包消费所占比例达到人均消费的17.8%。鞋包产业市场商机无限。 现在,中国包饰消费每年以33%的速度递增,在2005年,创造的产值高达2300多个亿。而2006年中国消化掉了126亿个包包,市场总额更速度提升,令中国连续12年成为世界NO.1的包饰消费国,包正成为继服装、鞋业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作为新进入皮具市场的新企业,首先面临的是行业壁垒以及自身局限 ,就广州而言就有一定规模的皮具生产厂家就超过1万家,小厂更多,这些厂商已经领先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并为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他们的产品种类繁多,款式各异,拥有众多的客户群。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开拓自己的客户群,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自己的品牌忠实拥护群,
目前,人们对皮具产品的需求已经由注重使用价值、追求价格低廉转向注重产品的档次和品质、追求时尚性和个性化,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社会公众消费行为发生质变的过程中,皮具行业的大部分企业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自创品牌的意识不强,更多关注的是短期的、局部的利益,不愿意在培育自有品牌上做过多投入,没有形成一批为社会公众广泛认知的名牌,稍有一些知名度的国内品牌也因为不注意巩固维护,品牌形象时起时落。
而市场上,同类皮具生产厂家所出产的产品款式相似,同类产品基本雷同,使得竞争优势不明显,而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皮具产品极大丰富,甚至部分供过于求,皮具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对皮具生厂商来说,这是生存的博弈。
新的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并在市场占据一定定位,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进行差异化的定位,同时对旧的发展模式进行革命。从管理方面,可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取其精髓,制定适合自己的运营方式;宣传方面,新闻媒介,网络平台,杂志报刊等等,例如中国箱包网等大型专业的网络平台。
借鉴当前皮具产商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在品牌培育、市场管理、产品设计、品质监控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皮具品牌的成长。 所以新进企业应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提高品牌的创立意识,并不断巩固和维护,使得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应把品牌作为企业的资产进行经营。
品牌作为企业的精神灵魂,涵盖了整个企业的外在形象与服务,以及身份的表征,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有个长远的战略意识。在品牌上的投入,应倾注一定的心力与资金,同时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等细节都尽量做到至臻至善,每一个环节都要紧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