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时、过季、断码、有瑕疵等商品,常推出打折促销的招牌,可现如今,刚刚上市的新品手袋、包包等,也纷纷打出折扣、赠送销售。在商家们看来,打折可以招揽顾客购买,而消费者也养成了非“折”不买的购物习惯。打折见得多了,一些消费者不禁质疑:我们到底能从打折中得到多少实惠?
商家:打折已成“经营手段”
昨日,记者走访了某站前多家商场发现,绝大部分的商场都推出了让利、促销、打折的商品。在某商场的一楼鞋品销售区,无论是新品包包,还是老款的宝宝,都标出了不同的折扣,有的低至3折以下。而在该商场的其余楼层,包包、化妆品等也都打出了折扣价。
在另一家商场里,夏季新品已低至6折。在一楼销售区,部分品牌的珠宝6折销售,哈森、千百度、星期六等多个品牌的男女包7.5折。 此外,一些商场还推出了一些低价销售区,导购员在大声吆喝着。
走访中,记者发现商场里打折的商品包括箱包、服饰、鞋、珠宝、化妆品等多类商品。与服装相比,箱包的折扣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堪称折扣之最。
很多经营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打折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经营手段,商家们利用打折的手段来招揽顾客,从而提高销售量,增加利润,让自己的品牌更有知名度。某品牌的导购人员表示,许多消费者在新款刚上市时就直截了当地问“啥时打折”,可见,商品打折已深入人心。
消费者:不打折是不会买的
在站前一家商场的包品专区记者看到,几十种款式的包包打出了不同的折扣,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选购。记者看到,以女士包包为例,新款女士包包的标价在100—500元之间不等。在选购的市民当中,大部分顾客都买了打折的包包,而不打折的鞋却很少有人咨询、选购。
正在挑选包包的市民陈洋表示,5月初,包包刚上市时,她就逛了一圈包包市场,看中的一款普通的皮质包包要价500元左右,她觉得太贵,就没买,多天后,包包就打折了,她就买了一双早就相中的包包,省了100多元。“这不,今天又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打折包包,只要价格合算,就再买一双。 ”
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如果商品不打折,自己一般是不会买的。市民张净表示,一款包包的价格不打折,按原价销售,自己是不会买的,“一款包最多能戴两个月,我一个月只有1200元的收入,买了包就没有生活费了。不过,我发现包包总在打折,即使是当年的新款,过不了两个星期,价格也会打折,所以每次我都耐着性子等,能省下不少钱。 ”
在市民中,也有些市民按捺不住,急于出手,结果花了冤枉钱。不少市民也反映,有时刚买了一件商品,结果没过多久就打折了,一下子损失了百八十元。
竞争激烈是打折主因
新品为何上市就打折?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商家表示,打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打折已经成为商家促销的手段。第二,厂家产量增多,自然打出折扣,以扩大销量。第三,现在箱包、鞋等品牌比比皆是,一些商品的款式相近、价格相仿,各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家只好早下手打折,占领有限的市场。
某品牌包包的经营者表示,包包类商品的打折幅度更大,鞋是易耗品,款式、材料每年都在更新换代,今年不卖,明年就卖不出去,而且箱包一旦积压,皮质容易发生变化,还存在积压运输、保存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商家的成本,所以商家都会选择早点打折,回笼资金,着手做下一季的箱包。
正是这些“持久打折”的商品,促使市民与商家之间出现供需两旺,拉动了市场的消费,最终商家和消费者皆大欢喜,买卖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