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的鞋业在全球已经占据了无可匹敌的地位,更成就了东莞世界鞋都的名声。然而在中国制造还未完成向中国智造根本转变之前,中国鞋业的质量一直为世人所诟病,欧美等国对此采取了一系列非关税贸易壁垒,给中国鞋业造成不小的麻烦。与此同时,第三方认证与检测日益受到业界人士的重视。
非关税贸易壁垒剧增
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频频发生。以温州鞋出口的最大市场欧洲为例,温州鞋商在获得销售佳绩的同时也遭遇了各式各样的贸易管制。从1995年到1997年,欧盟对我国皮鞋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4.5亿美元。1998年2月,欧委会裁定我国皮鞋对欧盟出口价格不得低于5.7欧元/双,而此前我国销往欧盟的皮鞋的均价为5.47欧元/双,上调幅度达4.2%。从2006年10月7日起,欧盟正式对中国皮鞋及童鞋征收为期两年的16.5%反倾销税。与此同时,欧盟也即将实施《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和“蓝染料禁令”、“偶氮染料禁令”等,对制鞋材料中的偶氮染料、甲醛、镍等都提高了检测标准。显然,贸易壁垒已成为当前鞋企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从国际贸易实践看,非关税壁垒措施隐蔽,形式合法。如非关税壁垒中的技术性壁垒不仅回避了分配不合理等分歧,提出的各种技术标准也极为复杂,且不少标准依托于国家法律法规,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不高,根本难以应付。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环境保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等各处都颁布有法规,包括《联邦危险品法》、《控制放射性的健康与安全法》等。
随着欧盟 REACH 法规的实施和更新,中国鞋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中涉及的具有风险性的化学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加上出口欧盟的鞋企对国外标准、法规等重视不够、研究不足,使得出口企业在面对技术性措施时更加被动,不少企业对于 REACH 法规的认知仍存在一些误区,使得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的相关国外通报和退货时有发生。据美国和欧盟官方数据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口鞋类产品被欧美通报召回共计31批,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四成,其中化学危险是鞋类产品被通报召回的最主要原因,占所有通报召回比例的82.48%。而其中大多数为富马酸二甲酯(DMFu)超标,占了因化学危险而通报召回的较高比例。
国内鞋业面临质量危机
近期,上海工商部门对上海市部分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销售的儿童皮鞋进行了质量监测。经检测,有24个批次商品不合格,广东宝派少儿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BO109023的“BOBDOG巴布豆”童鞋游离或可部分水解的甲醛含量不合格。
据介绍,甲醛危害人体健康,侵害人的神经系统。如果长时间穿着甲醛超标的鞋,随着鞋和人体皮肤的摩擦,游离甲醛渗透或挥发出来,可能引发上呼吸道、消化系统等慢性疾病。而此次检测中,“BOBDOG巴布豆”童鞋游离甲醛含量实测值远远超过国家标准。
11月2日,温州市工商局公布第三季度全市流通领域内皮鞋产品专项质量抽检结果,95批次抽检样品中,35批次的样品不合格,约占37%。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有11批次,标志不合格的有24批次。在不合格名单中,出现了不少世界名牌的身影。
此次抽查样品主要来自商业街及个别百货公司,由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承担检验工作工商人员介绍,经检验发现,部分品牌的鞋子没有标注现行中国鞋号,不合格的品牌有GUESS、3A、梵熙等;在“勾心抗弯钢度、勾心硬度”一项,MARIN、品味女神、弗雷德·皮匠等品牌的鞋子出现问题。据了解,鞋子的钢勾心安装在皮鞋外底与外中底之间的腰窝部位,起着“大梁”作用,支撑并保持着鞋的整体形状,而勾心的抗弯刚度则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不合格的勾心会造成皮鞋整体变形,穿着不稳定,严重时甚至崴脚、摔倒。尤其在女高跟鞋上,隐藏的人身安全隐患更为突出。
工商人员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生产企业不重视产品标准及商场进货查验制度不完善,经销商缺乏法制观念,对产品没有进行最基本的把关,检验手段落后。
与此同时,国家对鞋类产品质量及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不断地修改完善相关标准,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如广东近期施行鞋类产品抽检“连坐”规定,即一个商品有问题,需要下架召回的不仅仅只是同批次的商品,还包括与该商品同一款的所有批次商品;今年8月份,广东省工商抽检5市鞋类商品120种,不合格77个,仅纯标识不合格商品就有48个。
出口鞋企呼唤第三方认证
随着各种各样的功能鞋品类的增多,市场对供应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检测能力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品牌企业开始呼吁高端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建设或引进,以此助力体育产业更快的发展升级。
不久前,安踏曾在福建省经贸委来晋江调研的交流会上将成立或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问题提上桌面,许多企业纷纷响应。安踏代表称,虽然2005年安踏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然而还是无法全部由自己做到方方面面的检测。“这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时间,只能让供应商使用自己的检测设备来检测其中一部分产品材质。”安踏代表无奈表示。然而,目前晋江的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有能力或者愿意购买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甚至有许多供应商根本没有配置检测设备,这给许多成品鞋企在产品的升级上带来阻碍。
记者从国家鞋类检测中心了解到,晋江体育产业在检测方面的确尚未受到重视,虽然有部分优秀的供应商自己购买了部分检测设备,然而毕竟屈指可数,未成气候。据该检测中心市场部经理张榆辉介绍,晋江体育用品企业虽多,但有资质的规模以上企业却不多。因而,一方面,许多成品鞋企业尚未在质检质控方面有所重视,尤其是做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甚至连检测关都省了;另一方面,供应商的能力也有限,一台单品种检测设备都是动辄上百万的价格,要配齐检测设备,成立自己的实验室确实也使他们十分吃力。
“如果是出口型企业,不管是供应商还是代工企业,他们自身根本不具备检测的话语权,也没有需求。”张榆辉向记者介绍道,国内的代工企业通常只能接受外商的指定供应商、指定材料以及指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来样加工;同时,国内的大部分检测机构甚至官方的检测机构都不能获得外商的信任,这使得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生存困难。据介绍,晋江的大部分出口企业目前所接受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通常都是来自欧洲的一些国际知名检测机构,也只有出示这些机构的检测报告才能获得外商的信任。
另外,做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则由于法律法规没有跟上,也无自主话语权,因而质检质控方面只有品牌企业才会做。张榆辉告诉记者,就算是品牌企业,也只能做到进货与出厂时的检测,生产过程中虽有QC,但还是难以全面检测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企业都只能做到物理方面的检测,对于化学性的有毒有害物质依然难以全面把关。而国家的检测标准本来也比较滞后,由此带来整个产业链步伐缓慢。
“现在的鞋类市场细分品类越来越多,企业对供应商的研发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质量难以统一。同一款鞋可能会由几个供应商提供不同的材料组成,产品的品质难以真正得到保障。”晋江成昌鞋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李经理向记者表示,供应商通常是根据不同厂家的不同要求进行检测,如果能够出现一些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出台更多材料的配方标准,相信对鞋业的产业升级有更好的促进标准。
据张榆辉介绍,目前虽然晋江尚无国际顶尖第三方检测机构入驻,然而政府已经逐步开放了鞋类检测中心,不久前更是花费巨资购买了许多种类的鞋类检测设备,德尔惠、匹克等知名企业已经开始逐步使用该检测中心设备。
此外,张榆辉建言,在国际方面,如果能够结合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力量,以协会的名义与外商协商,不仅增强自身的话语权,更能使其承认国内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使检测在本地进行。“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降低产品的检测环节与时间,使产品不因为周期长而在市场上滞后,同时也是对产业链的一种促进与提升。另外,建议地方政府开始逐步制定相关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推荐企业使用,这对于整个地方的产业走在国际前沿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功能性的标准制定上,更是对产业的设计创新有促进作用。”
国际著名第三方认证公司推介
TUV南德意志集团于140年前在德国成立,是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公司之一,服务范围覆盖测试、认证、检验、资讯及专家指导等多个领域。公司在全世界拥有600多个代表处,员工约15,000人,着力为客户提供技术、体系及实际运作中的优化服务。
TUV 南德意志集团(TUV SUD)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已有近20年历史。至今,已为10,000多家客户提供了相应服务。“权威认证,创享价值”是TUV南德意志集团的服务核心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