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生前已经大名鼎鼎,1550年,即在他去世后的第36个年头,由瓦萨里撰写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得以公开出版,其后的数百年里,人们都把这本传记当作了解和研究达·芬奇的第一手资料。19世纪对达·芬奇的全面研究开始启动,此后伴随着达·芬奇手稿的陆续发现,研究达·芬奇的人也日渐增多,其中不乏才俊之士,达·芬奇研究从此成了一门显学。至今世界各国已经出版的关于达·芬奇的各类书籍多达数百种,达·芬奇的名字几乎到了无人不晓的境地。在google的搜索栏里键入“da vinci”,马上就跳出接近3 000 000个查询结果!
那么是什么时候达·芬奇开始被介绍到中国的?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将达·芬奇介绍到中国的时间可能还不到100年。不过,晚明时期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曾于1568年赴罗马学习,那时瓦萨里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已经问世,利玛窦的数学老师克拉维乌斯是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朋友,他家乡马切拉塔就有达·芬奇的朋友布拉曼特设计的圣处女玛丽亚教堂,所以利玛窦听说过达·芬奇其人其事是很自然的。利玛窦来华开启了西学东渐的风气,他可能也是最早一位知道达·芬奇的来华人士。可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他提及达·芬奇的任何文献。把达·芬奇介绍到中国的第一批人是清末留学日本的留学生,如鲁迅、丰子恺、李叔同等,后来留学法国的傅雷也加入了进来。达·芬奇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出版物上,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一直到50年代,又有人开始从苏联那里转译介绍达·芬奇,如 1956年倪焕之翻译的拉札列夫著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当时研究达·芬奇是名正言顺的事,因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里曾对达·芬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影响仅限于美术界人士。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达·芬奇的介绍才步入了常态。先是从艺术的角度,标志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书,即1979年出版的《达·芬奇论绘画》和1980年出版的外国美术介绍丛书中的《列奥纳多·达·芬奇》。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达·芬奇的介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书吸收了西方达·芬奇研究的一些成果,达·芬奇不再被单纯地定位为艺术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达·芬奇的出版物迅速增加,但基本是原版引进的翻译作品,只有极个别的引申作品,可惜内容单薄,缺乏应有的品位与格调。能代表这一时期研究与出版水准的主要还是翻译作品,如麦克尔·怀特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第一个科学家》、亚力山德罗·维佐西的《达·芬奇:宇宙的艺术和科学》、德·梅列日科夫斯基著的《诸神的复活:列奥纳多·达·芬奇》等。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的运用日渐普及,关于达·芬奇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的传播,在很短的时间里达·芬奇的知识得到了最快的普及。达·芬奇的名字不再陌生,由于西方国家的一些知名产品采用了“达·芬奇”的名字作为注册商标,中国也出现了以“达·芬奇”的名字抢注的事件。以“达·芬奇”为注册商标的产品遍及服装、皮具、家具、建材包括美容美体等行业。毕竟中国的经济总量逐年在增加;到罗浮宫去看《蒙娜丽莎》的中国人也在逐年增多。一些先富起来的中国人,他们虽然可能对达·芬奇一无所知,或所知不多,但他们已经给自己工厂制造的产品冠以“达·芬奇”的品牌,他们的豪宅里陈设着“达·芬奇”牌的高档欧陆风格的家具,他们的女眷享受到了“达·芬奇美容美体”的尊贵保健护理,而他们自己则足蹬“老人头”(“列奥纳多”或“达·芬奇”的俗译)品牌的皮鞋,正阔步迈向更加富裕的明天。 |